“这F-35战机的零件,说停就停了?” 荷兰外交部长范维尔宣布暂停对以色列军事销售时,估计自己都觉得有点恍惚。毕竟,就在几个月前,最高法院还裁定政府在外交上有主导权,民众的声音,似乎还隔着一层。
谁能想到,那抹红色会蔓延得那么快。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广场,一下子涌进了25万人,统一的红衣,像一条流动的“红线”,明确地告诉世界:我们受够了。他们一路走向市中心,巴勒斯坦的旗帜在风中飘着,口号喊得震天响,“解放巴勒斯坦!”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散步,一个月后就是全国大选,民意这东西,有时候比什么都实在。执政党不敢怠慢,于是,暂停军事销售的决定,与其说是人道主义的觉醒,不如说是政治求生欲的本能反应。
其实荷兰政府的转向早有预兆。之前他们就禁止了两名以色列极右翼部长入境,因为这俩人公开叫嚣要在加沙搞“种族清洗”,话说得太白,场面实在难看。
那条“红线”的背后,是加沙正在流的血。联合国的数据就摆在那,冷冰冰的数字,却烫得人手疼。两年,超过6.7万巴勒斯坦人死亡。到了2025年9月,能进入加沙的援助卡车,只有正常时期的10%。这意味着什么?50万人在饥饿线上挣扎,25家医院关门,一半以上的药品见底。国际特赦组织早就把话挑明了:以色列的行为构成了战争罪。可笑的是,由于美国的持续偏袒,安理会的停火决议一次又一次地被搁置。
加沙的惨状,撕裂的不仅仅是中东,更是欧洲自己。西班牙人就干脆得多。巴塞罗那数千人上街,直接要求政府切断和以色列的武器贸易。马德里的抗议者更绝,他们冲进了环西班牙自行车赛的赛道,硬生生把这项国际赛事给搅黄了。这种不留情面的行动,背后是西班牙政府同样强硬的政策。一份价值7亿欧元的以色列火箭发射器合同被取消,以色列军方的燃料船,想都别想在西班牙港口停靠。
首相桑切斯的姿态,在欧盟里显得格格不入。他呼吁禁止以色列参加国际体育赛事,还推动审查《欧盟-以色列联系国协议》,想从经济上给以色列点颜色看看。这种“单干”的行为,让布鲁塞尔头疼不已。德国、奥地利这些国家,依旧拒绝承认巴勒斯坦国,而西班牙、爱尔兰却在积极推动制裁。欧洲议会里,左翼党团甚至对冯德莱恩提出了不信任动议,理由就是她在加沙问题上毫无作为。欧洲的分裂,前所未有地暴露在阳光下。
而在世界的另一端,土耳其的抗议则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。伊斯坦布尔,数千民众从圣索菲亚大教堂出发,礼拜一结束,人群便汇入游行队伍,高喊着“穆斯林团结起来”。总统埃尔多安更是亲自下场,不止一次指责以色列犯下“战争罪”,还组建了“加沙团结船队”。当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·通贝里在公海上被以军拦截、甚至遭到虐待的消息传来,整个伊斯兰世界的情绪被再次点燃。土耳其第一时间接纳了被释放的船队成员,通过媒体,把以军的行径公之于众。有时候,一个人的遭遇,比成千上万的统计数字更能激起愤怒。
可愤怒归愤怒,加沙的僵局依然无解。即便是哈马斯接受了特朗普的“20点计划”,同意释放所有人质,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也未曾停止。埃及在中间焦头烂额地斡旋,双方却各说各话。以色列要求哈马斯先放下武器,哈马斯则要求以军全面撤出并解除封锁。这就像一个死结,越拉越紧,勒得加沙喘不过气。
这场席卷全球的抗议浪潮,到底能改变什么?荷兰的F-35零件停了,西班牙的合同取消了,欧洲内部吵得不可开交。这些压力,或许能让以色列感到一丝疼痛,但离真正的和平,还差得太远。
真正的改变,或许得等到“两国方案”不再是一句空话。只是,对那些在饥饿和轰炸中挣扎的加沙人来说,他们还有多少个明天可以等待?
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