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那边发了话,让国内的电信公司都用上自家产的设备。
然后就有点尴尬了。
不是不想用,只是国内连能顶上的设备都找不着。
这年头干啥都讲究个全球合作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地球才转得起来。
可印度这回,偏要试试一个人能不能转动地球。
这到底是真有底气,还是另有盘算?
这个技术自主,在全球化的今天,到底是必需品,还是个听着好听的奢侈品?
这事儿,得从头捋一捋。
一步错,步步窄
要说这困局,不是一天形成的,印度用三步,把自己走进了死胡同里。
第一步,是本事跟不上想法。
印度有个外号,叫世界办公室。
写代码、做PPT,那是全球一把好手。
可高科技制造业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别说5G基站里那些学问却比天大的芯片了,就连最基础的光纤,印度都捣鼓不明白。
一个连基础材料都得伸手的国家,突然说要一步到位,造出最顶尖的设备,这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大?
第二步,是朋友变得越来越少。
本来市场上供应商就那么几家,大家还能比比价、挑一挑。
印度倒是豪爽,大手一挥,把咱们的设备商给请了出去。
剩下欧美的几位,比如诺基亚、爱立信、思科。
按理说,也能凑合。
可最近,风向又变了。
印度对这些欧美厂商也开始敲打,各种审查、合规要求越来越严,大有也请出去的架势。
这下好了,牌桌上的人,又少了一圈。
结果是啥?
东西越来越贵,服务越来越慢,主动权一点点从自己手里溜走。
这棋下得,是典型的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。
第三步,是时间不等人。
搞技术,最需要的就是耐心。
可新德里的政策,像个急性子,恨不得今天播种,明天就收割万吨粮食。
这种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律的拧巴,让运营商们左右为难。
技术没积累够,硬要上马,最后出来的东西能好用吗?
根据诺基亚的一份报告,印度的5G数据流量在2024年增长了三倍,市场在飞奔,可支撑市场的设备却快要断顿了。
瞧瞧人家苹果,咋玩的
苹果手机,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复杂、最精密的消费电子产品之一了。
大家都知道,苹果是美国的公司,但iPhone却不是美国制造。
苹果从来没想过从头到脚自己造。
它不是追求本土化,而是追求多元化,把生产线,从一个中心,分散到亚洲的多个国家。
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分散供应链,苹果大大增强了自己的抗风险能力。
这边工厂有点风吹草动,那边的生产线马上就能顶上。
现在对比一下印度和苹果的思路,差别就出来了。
一个想把所有鸡蛋都搬回自家篮子,篮子还不大结实。
另一个,则是精心挑选了全世界最好的篮子,还给每个篮子都上了保险。
一个是被动地收缩,增加了整个系统的风险;另一个是主动地分散,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。
这背后的差距,不是技术,而是格局。
技术自主的边界在哪
话说回来,技术自主这个想法本身,错了吗?
没错。
哪个国家不想把核心技术攥在自己手里?
问题在于,得想明白这个自主的边界在哪里。
首先,要分清什么能自己干,什么最好交给别人。
一个现代化的电信基站,里面有成千上万个零件,来自几十个国家。
想让一个国家把所有零件都自己造出来,从螺丝钉到芯片,从天线到滤波器,这现实吗?
不现实。
成本高不说,效率也低得吓人。
专业的事,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效率才最高。
其次,全球供应链的力量,是不可替代的。
它像一张巨大的网,把全球的智慧和产能都连接了起来。
每个国家、每个企业都在这张网上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位置,发挥最大的价值。
强行切断这张网,搞内循环,等于放弃了前人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效率优势。
机会成本太高了。
根据行业分析,印度电信市场规模预计会持续增长这么大的市场,靠单打独斗是撑不起来的。
那么,安全怎么办?
把供应链交给别人,不怕被卡脖子吗?
这就要回到苹果的思路上,多样化就是安全。
当你只依赖一家供应商时,他打个喷嚏,你就得感冒。
但如果你的供应商遍布全球,东家不亮西家亮,谁想卡你,都得掂量掂量。
通过开放合作,参与甚至主导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,让自己的产品能和所有人的设备无缝对接,这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安全。
换个活法,天地宽
所以,到了今天,咱们得重新定义一下技术自主了。
它不应该是什么都要自己造,而应该是关键的要能自己控。
什么是关键?
技术标准是关键。
你能参与制定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游戏规则,别人就得按你的规矩来玩。
核心的芯片设计能力是关键,系统集成能力是关键。
你能把全世界最好的零件,用最高效的方式组合成一个顶尖的产品,你就是王者。
至于那些非核心的、可以被替代的制造环节,完全可以放手让全球供应链去做。
这是一种新的自主观,它追求的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池塘里当老大,而是在广阔的全球网络中,成为一个谁也绕不开的关键节点。
你的创新能力、你的标准、你的方案,成为别人必须依赖的东西,这才是最高级的自主,最有力的护城河。
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