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体制内教书久了你就会明白,这碗饭,光能吃下还不够,还得咽得下、消化得了。
外人看着觉得你稳,编制在手、假期不断、退休有保障;
可真正坐在办公室、站上讲台的人才知道,这份工作,有多不轻松。
说白了,这碗饭也就看着热乎。
你刚进来那会儿,也怀揣理想:
教书育人、评职称、带重点班,一步步往上走。
可慢慢就看清了,光靠干活拼命,并不能决定你能走多远。
评优评先像中彩票,轮不到你,没有关系,基本无缘;
关系硬的,上个公开课也能上热搜;
你写材料写到半夜,第二天还被说格式不规范。
办公室里那些懂规则的人,永远不比你辛苦,但似乎永远比你混得好。
你动真格、动感情地干活,最后换来的可能只是多干多错;
而人家会办事的,轻轻松松喝茶聊天,工资奖金一分不少。
说白了,体制内的游戏规则,不在明面上。
你把单位太当回事儿,把自己太当回事儿,就输了。
什么忠诚、担当的帽子底下,藏着的常常是人浮于事。
谁进了哪个组、谁去哪个教研室、谁主持哪个项目、谁带哪个重点班,有时候还真不是看教学水平。
座位怎么排、敬酒谁先上,这些看起来八卦的小细节,往往比红头文件还真实。
你以为自己是棋手,其实可能只是个卒子。
这时候,有网友一句话点醒了我:
“能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,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人了。”
的确,不用争、不用卷,不去管那些鸡毛蒜皮,安安稳稳把课上好、学生带好、材料写完、任务交清,做到这一步,已经不容易了。
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,不是佛系,而是看透之后的清醒。
你盯着提拔机会,看多了只会焦虑;
你惦记着换环境换赛道,回头一看,四十岁再重来,风险更大。
你努力过,也碰壁过,慢慢明白:
体制内,真正能活得久的,不是最拼的,也不是最能说会道的,而是那些能守住情绪、稳住节奏、分得清公私的人。
所以,别辞职,别瞎跑,也别瞎想。
好好吃饭,好好上课,下班了早点回家,少听点办公室的风声,少盯别人桌上的奖金。
你想要的公平,也许这辈子都遇不到;
你真正能掌控的,只有今天这节课、这份教案、这个身体、这一口气。
体制内的讲台,前半场拼的是资历,后半场拼的是心态。
别怕别人说你不进取,守得住自己才是真本事。
每天准时打卡、备好课、改完卷、写好材料,不请假、不犯错,你已经比绝大多数人强了。
别忘了,我们进体制,不是为了当英雄,是为了日子稳当、退休有靠,不拖累儿女。
吃下这碗饭,就咽得下去。
这不是懦弱,是对生活最实在的尊重。
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